• 新浪微博
  • 微信服务号
  • 微信订阅号
首页 > 游记攻略 > 游记攻略

行走,也是修行 携程.旅游文青龙宫行

      日期:2016-10-28

常常想,为什么绝大部分人总喜欢往外界世界追逐,待习惯了的地方似乎丢给自己的往往是一脸的疲倦与枯燥乏味,味同嚼蜡。这些年,耳边老是有不同的声音,嚷嚷着什么“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,一为奋不顾身的爱情,一为说走就走的旅行。”,“人生就像一场旅行,不必在乎目的地,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”,于是,便有了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出去看看”这样那样的旅行的意义。

是啊,世界那么大,可是我却被自己禁锢得太坚固。原因很复杂又别样的简单,因为经费、因为心情、因为不知道同伴该是形单影只,或是一群,一两个。来到大学,我的确没踏出脚去到过自己想去的每一个地方,这两年,活得很僵硬。

今年年初,我在日记里写到,我不想把生活活得像个保险柜,自己像躺在保险柜里没有价值却自命清高的玩偶,还有一阵子才会老,不要疯狂,也不要太沉寂,活得轻盈又通透。于是,我不带犹豫地来到龙宫。只是,最近,在时间里慌乱,在因为明年今日毕业在即的自己焦灼,在所有的来不及和未开始的奋斗故事的门外徘徊。

为龙宫而来,也是为寻找自己而来,我是抱着目的来的。我要走出“我以为”的世界,曾总是自以为,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,见惯了山水,看透了风尘,那些青山常在、绿水长流对我的吸引力应该不大,的确是年少轻狂幼小无知。曾跟一个外省的师兄聊旅游时,我信口谈了些自己的看法,他笑着解释得头头是道,我为自己的南辕北辙羞愧不已,听得入迷,最后,他说你真应该走出去看看,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“我以为”。这句话着实触人心弦,瞬间感觉到自己的脚上真的有块沉重的铅石。但“出人意外者,仍须在人意中”,我的收获于我似乎意外,在如此的龙宫确实必然。

一走进龙宫,身边的同伴们便开始”咔咔咔”开始拍摄,找角度,趴地上,姿势各异。这幅画面活脱就是“风景后还有风景,记录故事的人就是故事”的写照,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想留住,譬如照片、譬如文字,譬如满腹小心思和浅浅的回忆。每个地方都有值得让人占有的欲望,只是方式不一样。当我按下快门的那一刻,我瞬间觉得我能将这份记忆带回去,美丽的、伟大的、感动的。有一天,当翻开这些用眼睛取景后,用焦距、光圈、感光度等参数定格下来的记忆与美,会有一段美好的过去和一个深情的地方。

龙宫这地方的确很深情,她神秘,龙文化传承得熠熠生辉,貔貅第九子,以前文化常识肤浅得不行的我,只认得它。不止这一点,在这重重山间,我开始认识自然,再不是高中背得滚瓜烂熟的地理知识。

喀斯特地貌,在贵州再熟悉不过了,熟悉归熟悉,知道会产生溶洞,却从没见识过,知道会长出茂茂密密的石林,却未曾穿行其间。进入清幽的龙王宫殿里,我惊异这洞洞相连,石钟乳、石笋、石柱、石幔、石灰华和泉华迷离在斑驳光影中却也没能挡住我对它的崇敬,这是喀斯特的力量。日日夜夜,不知道是流水、气温等各类条件长长久久地磨合与默契。有些时候,会对大自然说长篇大论的情话,却空空泛泛,全然没有此刻行走在其间,摸着溶洞冰凉的岩壁时,心中收到的振动大。回归到自己,浮躁不堪的生活在此油然而生出一种沉静,在龙宫,我像个被安抚的孩子,一直有个声音,“不要心急,不要毛躁......”。“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”,我的得可能就是看到了自己。

行走,也是一次修行,我带着虔诚的态度来到这里,从“不是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,不是在写稿就是在交稿的路上,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开会的路上”这样的生活中挣脱,在路上,为遇到更好的风景,为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
临清风,对朗月,登山泛水,意酣歌。

 

0